11月13日下午,著名学者、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比较文学系王德威教授,美国麻州州立大学语言文学文化系张恩华教授、苏州大学文学院季进教授来到我校,在图书馆103会议室共同为我校师生做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王德威教授的报告以《从摩罗到诺贝尔——文学的当代意义》为题,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百多年的历史框架中,分别选取“摩罗诗人”“人造人”“诺贝尔”“信使”四个概念,介绍和阐释了人们在面对“文学是什么”“文学能做什么”的问题时所进行的不同理解和选择,他结合具体的历史语境思考和文学作品解读,深刻分析了文学的当代意义。在他看来,五四时期,恰逢时代的风起云涌,文学需要一种变革的力量,因此,鲁迅等作家提倡做一名摩罗诗人,解构传统的封建文学体制,创作出“撄人心者”的作品。当历史进入下一阶段,文学的追求与标准也随之改变,时代进一步需要文学的参与和改造的力量。1980年以后,在许多中国人看来,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的外部评价标准,但这既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自觉追求,也是全球文化资本流动的结果,我们必须对诺贝尔文学奖持有清醒的认识,不必盲目追崇。王德威认为,尽管文学的艺术追求与审美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调整,但其仍然拥有一个更为稳定的意义——承担信使的角色,为世人传达人生中有价值的某些可能与不可能性。
张恩华、季进两位教授围绕王德威的报告主题,结合自己的阅读和研究经验,分别谈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随后,王德威教授与我校师生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交流。王德威教授的报告深刻精彩,体现了其作为英语世界中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世界级专家的风范。
报告结束后,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校党委书记王晋良与王德威教授、季进教授、张恩华教授进行了会谈。王晋良书记与王德威教授还就进一步开展东北亚及东北的文化和文学的合作研究进行了探讨。